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疑不满头发过长被记过 四中学生校内围殴巡察长

东北一所中学的巡察团团长,在学校食堂被四名同学殴打,相信动手打人的男学生是不满头发过长被记过。  这起校园暴力事故上星期二(7日)上午约11时30分发生。
  该校教师在升旗礼后对学生进行例行检查,发现一些高年级男生头发太长,触犯校规,把他们交由训导主任处置,并由巡察团团长从旁协助。
  这四名学生已在前一天被告诫须把头发剪短,但他们没照做。相信他们是不满被惩罚,怀恨在心,在休息时间找上巡察团团长宣泄不满。
  据知,巡察团团长正在食堂用餐,闹事者突然把一碗汤往他泼去,并对他拳打脚踢。其他同学立刻劝阻,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目击者说,巡察团团长身材健硕,没有明显伤痕,事后到诊所验伤,并且报警。学校校长昨天向本报证实这起事故,并表示正在处理中。
简介: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几名学生由于头发过长而被记过便怀恨在心将巡查团团长打了一顿。
长期影响:在这个年龄层的青少年十分叛逆,如果没有好好的教导,可能会酿下大错。
建议:我建议学校应该让这些闹事的学生去参加辅导课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克制自己。

搭巴士地铁 搞“绿化革命”

原文:

这是SMRT第二年推出为期6个月的全民绿化运动。从明天起至9月30日,SMRT将每月抽出5名公共交通乘客,被抽中的幸运儿可免费乘搭SMRT地铁、轻轨列车及巴士三个月。

为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多乘搭公共交通,30多名SMRT职员昨天在莱佛士地铁站分送有关环保知识的传单,邀请公众登记加入“绿化革命”。这是SMRT第二年推出为期6个月的全民绿化运动。从明天起至9月30日,SMRT将每月抽出5名公共交通乘客,被抽中的幸运儿可免费乘搭SMRT地铁、轻轨列车及巴士三个月。活动结束后,SMRT也会在10月进行终极大抽奖,获大奖的幸运乘客可赢取4份一年免费无限次乘搭的通行证,4名安慰奖得主也可免费乘搭SMRT旗下的任何公共交通工具三个月。所有中奖的幸运乘客的易通卡卡号将会被上载到http://www.gogreenwithsmrt.com/网站。

在昨天填妥个人资料,参加“绿化革命”或上网登记成为“绿化革命”一员的公众得奖的几率会更高。SMRT运输市场经理林清云说,去年共有5万多名公众登记加入“绿化革命”,因此今年SMRT不仅会在公共场所与校园内积极推广这运动,也提高了抽奖奖额及首次推出名为“绿化宝宝”(Greenie)的吉祥物,希望可以加强公众,尤其是学生的环保意识。53岁的银行职员陈秀玉昨天在SMRT职员的一番游说后决定加入“绿化革命”。

她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是刚好午餐经过这里被可爱的吉祥物吸引才知道有这样的环保活动。我平时都是驾车去公司,成为绿色一员后,我会尽量减少驾车。”

简介: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关于地铁公司推出一系列活动来让乘客提高环保意识进而解决现在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
长期影响:如果每个人都有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那么资源短缺的问题可能会日益加重,到时候受苦的就会是我们自己。
建议:我觉得其他的大型企业也应该效仿地铁公司推出一些类似的活动,而且不只是要他人来提醒,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要有保护地球的想法。

情侣快餐店内激吻20分钟 公众拍下放上网

原文:
情侣快餐店内激吻20分钟,被公众拍下放上网!一名公众在后港吃快餐时,被这对情侣的大胆行为和毅力所侧目。他们不顾快餐店里众目睽睽,拥吻了整整20分钟。拍下照片的公众约翰说,他和妹妹到高文城(Heartland Mall)的肯德基快餐店用餐。
当他们在一张桌子坐下后,发现前方有一对年约20岁的情侣正在热吻,男生穿的似乎还是校服。

约翰和妹妹原以为那对情侣只是一时情不自禁接吻,但没想到,5分钟、10分钟、15分钟过去了,这一对情侣仍然在热吻中。约翰说,这一对情侣足足吻了20分钟才停。
据约翰提供的录像所示,情侣一边以手环绕彼此的颈项,抚摸彼此的脸颊,一边热吻。当时,情侣的前后方和左边都有客人在用餐,但是他们俩吻得难分难舍,完全不在乎四周有人在盯着他们看,甚至让公众以手机拍下录像。
约翰说:“很明显的,他们根本不觉得不好意思!”热吻录像放上网后,3天内就吸引1万3000人点击追看!约翰把录像上载到STOMP后,3天内就吸引了1万3000人次的点击率,有网友炮轰情侣不知羞耻。有网友说:“礼貌性的亲吻当然可以接受,但是他们这样子的激吻,在公共场合很不好,他们应该收敛一点。”
简介: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一兄妹去快餐店用餐时看到一对情侣在众目睽睽之下激吻了20分钟,被公众拍下放上网后遭到炮轰。

长期影响:那位男生穿着学校的衣服不仅会败坏校风还会让在快餐店用餐的公众感到不便。

建议:我觉得公共场合应该竖立告示牌表明情侣不可以在当场合亲热。

本地知名男校3学长讥笑学弟娘娘腔 当众挨鞭

原文:
3名恶霸学长讥笑学弟‘娘娘腔’的声音,被学校严厉惩罚,当众被打鞭。在本地的一间著名男校里,8名中三生是校里出了名的恶霸,新生还没见其人,却早听说他们的恶行。在4月20日,其中的3名恶霸学生因嘲笑、恐吓一名中一生‘娘娘腔’,被学校严厉处罚,在一群中一至中三生面前被鞭。
一些知情学生接受《新报》的访问时透露,文静的受害者曾被恶霸学长“对付过”,另一些则说事件比想像中的严重,不过他们无法说出具体的细节。一名匿名的中三生亲眼目睹恶霸被鞭的过程,说校方只通知在场的学生,恶霸是因“行为不端”而被惩罚。据了解,这群恶霸曾经因吸烟和非法拥有香烟,触犯校规。
学生都知道恶霸专挑学弟欺负,一些新生就被告知不要去激怒恶霸,以免成为他们欺凌的对象。一名学生说:“如果你成为恶霸的目标,他们也会在校外找机会欺负你。”害学弟孤僻 少与人打交道在这起事件被欺负的中一生,在学校也是相当出名,行为举止较女性化,很有自信,不过相当孤僻,不与其他学生打交道 。
学校校长受访时,证实这起恶霸被鞭的事件,表示公开打鞭是为了教育犯错的男生,不过否认受害者曾被殴打的传言,说没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校长拒绝透露有关事件的详情,只说被惩罚的学生,确实有过纪律问题的前科,不过他们应该得到改过的机会。校长表示,受害者没有受到惊吓,而校方辅导员也为涉及这起事件的男生进行辅导了。校长也已经和涉及事件的男生家长面谈过,所以事件已经了结了。辅导员:鞭打未必有效丹戎巴葛家庭服务中心高级辅导员李江山说,打鞭不一定能有效的惩罚恶霸。“多数的学生恶霸是来自暴力家庭。当他们看见父母间存有暴力行为,会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便是以暴治暴。另一方面,被学生恶霸欺负的受害者的身心可能会受创,影响他的自信心和自尊,造成精神受困。一般上,学生恶霸不会表达自己的意念,所以就用欺负的手段得到想得到的东西。
李江山说:“受害者在遇上恶霸时,应该直视恶霸,伸出手臂,然后坚定向恶霸的要求说‘不’。如果这方法行不通,受害者应该尽早向老师或警方求救。

简介:
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本地一知名男校的三名中三学生恶霸因为讥笑并且欺负一名举止比较女性化的学弟,还说他是娘娘腔结果导致被校方处以鞭刑。
长期影响:
长期影响:如果这些校园恶霸继续欺凌弱小,那他们不只是在校内会欺负同学,出去校外一定会恶习就犯在外面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一定会做出对学校有负面影响的事情 。
建议:
我觉得学校应该给安排一些辅导课程给这些校园恶霸,纠正他们的心理,如果他们还不听话,就应该通知警方,让警方来处理如果他们还继续犯错。

忘记带温度计上学 学校征收‘代量费’

原文:
忘记带温度计上学?没有问题,校方可以帮忙量体温,但附加2元收费。学校的这项“措施”,遭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投诉。因温度计而起的争议还不只这个,学校出售的温度计价格大不同,同样也遭受批评,甚至有人怀疑,校方是想从中赚钱。

据《新报》报道,在国家初级学院,忘记带体温计的学生,必须缴付2元给校方代量体温。莱佛士学院的学生也得付2元,但级任老师有时会算他们便宜一点,只收5角。在公教初级学院,没带体温计的学生需付1元。

在另一些学校,如先驱初级学院与康岭小学,则没有收费。学校卖温度计 价格大不同家长:学校在牟利?一些家长和学生也对学校卖给他们的体温计收费不一感到不满。

据知,学校卖给学生的体温计,有的卖4元2角,有的卖6元。在圣公会中学、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和美廉初级学院,体温计卖4元2角。义顺初级学院卖即用即丢体温计给学生,收费5元。圣安德烈初级学院卖5元5角。其他学校如克兰芝中学,则只收2元。不过,多间被指“牟利”的学校告诉《新报》,收取代量体温费,只是为了强逼学生记得携带体温计的“苦肉计”。校方:照原价卖没钱赚另外,校方是按供应商卖给学校的价钱,原价卖给学生,并无多赚。而且,“代量费”和售卖体温计的钱,最终是拿来资助贫困学生,或充作日后的学生活动基金。不过,一些学生受访时表示能谅解校方,例如,维初学生说,不同学校售卖体温计的价钱不同,是因为牌子不同的关系。一些家长也表示现在行情不好,希望政府免费提供体温计给学生,或校方只收取象征式收费就好。

简介: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校方要求没带温度计的学生交钱才替他们量体温,而且有些学校还抬高温度计的价格。
长期影响:由于校方这类似牟利的行为,令许多的家长与学生感到不满,这样校方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就会变得比较不融洽。
建议:我觉得校方如果要替学生量体温应该建议他们把温度计留在学校,以免他们忘记带。

不满被“割车” 手机店老板打人坐牢三星期

几秒钟的冲突行为,换来三周铁窗之苦。
  手机店老板开车吃午餐途中,车子险些与罗厘相撞,双方停车后,他一时冲动挥拳打伤对方,昨天认罪后判监3个星期。
  被告陈冠耀(27岁)承认在去年11月24日下午2时半左右,在友诺士一带殴打罗厘司机郭秀添(24岁)的鼻子和左眼,导致对方的左脸颊微肿。
  根据案情,当天郭秀添驾着公司的罗厘在友诺士弯行驶,他在转换车道时,被告把车开得很近,并朝他鸣车笛。过后被告超车,越过他的罗厘,两人都在友诺士5道第1014座工业厂房前停车。
  被告下车后,挥手示意郭秀添下车,郭不肯,被告便伸手关掉对方的引擎,然后把车钥匙丢在地上。郭秀添下车后,陈冠耀便挥拳殴打他。  陈冠耀接受警方问话时,对自己所为感到后悔,并承认不满对方“割车”,一时冲动殴打对方。
  律师求情时说,伤者开着罗厘试图转入被告车道时,几乎与被告的车相撞,被告鸣笛警告,对方却向他比中指。被告被激怒,于是停车质问对方。
  律师说,被告已决心悔改,控制脾气,希望法官不要判他监禁,因为这将导致他失去经营手机生意的执照。
  被告已婚,持有第二级全国技工证书(NTC-2),每月从手机生意赚取约4000元收入。(人名译音)
简介:这个新闻讲的是一个手机店老板开车过弯时,由于不小心,跟人发生一点小摩擦,在示意对方下车时对方不但拒绝反而被对方挑衅后,按耐不住就动手打人。
长期影响:
新加坡是一个法治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要遵守法律,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就私下动手对付他人,如果每个人都像那位手机店老板一样心胸狭窄,事事斤斤计较,那么这个社会会变得十分混乱。
建议:
我觉得每个人都不要太过自私,凡事能忍则忍,不能忍受的也可以交给警方来处理,千万不能私下动手,或者动用暴力,如果每个人都能克制自己,那么这类的事情就会很少发生,退一步海阔天空。

出手都是千元钞 两三年来捐百万

原文
一位匿名善信在过去两三年来,每月按时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添油箱内,投掷数十张千元大钞。这名神秘人起初一个月投30张,即3万元,后来增加到40张,即每月捐出4万元,今年农历新年以来,数额增加到47张至50张不等,也就是说一个月捐出4万7000元至5万元。
  这位善信每月大手笔的添香油钱,数额从每月3万增加到5万,却从不留下姓名,只是把现钞投入箱内便离开,非常耐人寻味。
  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受访时说,他们不知道这位善信是何许人士,对方既然决心行善不留名,他们也不加追问。
  他说,从两三年前开始,他们就发现有人每月会投下一大叠千元大钞,起初是30张,后来增加到40张,今年农历新年后,增加到50张,偶尔是47张。他们上星期六开箱时,又发现47张千元大钞。
  李木源说,这一叠大钞应该是由一人投掷的,因为对方每次都是把钱折起来后投进油箱内。  对方如此大手笔的按月添香油钱,两三年下来,所捐出的香油钱已在百万元左右。居士林每周可收到两万至十多万元香油钱
  居士林一个星期开一次油箱,开油箱时,通常财政、司理、居士林的职员都会在场,另外还会召集一些林友、义工等,一起开油箱,在算钱时有闭路电视,还会动用算钞票机,算银币机等,协助计算香油钱。香客投进油箱的钱,从一分钱的硬币到千元大钞不等。李木源说,每星期开油箱,数额不一定,有时只有2万,有时超过10万,遇到卫塞节等大日子,香油钱会比平时多,例如最近的卫塞节,便收到10多万元。
  负责点算香油钱的人并不固定,但参与点算工作的人过后都要签名,钱算清楚后便交由出纳员送到银行,每一分钱都必须入账。
  居士林的添油箱,还细分为供佛添油、助学金、慈善、福利、修治、施药、图书馆基金、扩建基金等不同用途,善信可根据自己想捐助的项目,把钱投进有关的箱子。那位投掷数十张千元大钞的匿名善信每月都把捐款投进供佛添油的添油箱里。
  据了解,居士林的添油箱曾被不法之徒尝试撬开,目的当然是偷箱内的香油钱,但由于那里装了电眼,不法之徒很快落网,并被绳之以法。曾领助学金 印族医生每两三月捐三千  居士林的免费大厨房远近闻名,很多人误以为每天到那里用斋的都是些没钱的穷人、失业者、流浪汉或收入微薄的客工,其实不然。李木源说,当中也有一些来自富裕家庭,有司机接送和女佣相陪的老太太,经常到居士林念经拜佛,不分贵贱的当义工。
  在居士林出入的信众,可说是林林种种,来自各个阶层和不同经济背景,大家吃着同一个厨房烹煮出来的素食时,基本上是不分贫贱富贵。因为这一缘故,有匿名善信在油箱内投掷大笔现钞,亦不足为奇。
  李木源表示,居士林有很多善信,捐钱时都不留名,有的直接把钱投进添油箱,有的定时寄支票,同样不留姓名,有些则写着“报恩人”。还有的人直接把捐款汇入居士林的银行户头。  他说,捐钱给居士林的人有各种情况,有些拿过助学金的人,毕业后工作,第一份薪金会奉献给居士林,作为回馈,也有老人家,生日时宁可不庆祝,而是把儿女所给的红包钱捐给居士林  居士林的助学金,多年来是不分宗教、种族的颁发给有需要的贫困学生,当中有很多受过恩惠的人,在有了经济能力后便主动回馈报恩。李木源说,有一名印族医生,每两三个月便会寄张支票,捐出3000元给居士林。这名印度医生过去曾拿过居士林的助学金。
  另外还有一名叫宋志贤的印尼华侨,从四五年前便开始定期捐钱给居士林,起初是每月固定汇1000新元的善款作为福利用途,后来每月增多1000元善款,作为教育用途。
  除了本地善信,居士林也会收到从中国、美国、台湾等地汇来的善款。李木源说,这些外地人,有的是参观过居士林的外国人,有的则是过去在本地念书,曾拿过居士林助学金,后来到国外工作或做生意的人。他们在有了经济能力后,不忘帮助别人。
  对于捐钱的善信,居士林都一视同人,众生平等的态度,不会对捐巨额善款的人另眼相看,也不会去追问匿名捐款者的身份。
简介:
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 虽然居士林每个月都有人来添香油钱,可是最近这两三年来有位不留姓名的善心人士捐助了中共百万元。
长期影响:
在善心人士的捐助下,居士林可以提供更多助学金给那些需要的人。
建议:
我觉得这些做好事不留名的善心人士是非常值得表扬的,我觉得政府应该颁发一些奖给那些长期做善事的善心人士。

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职总平价合作社 推行“绿化生活运动”

原文
保护环境,可以从简单的换节能灯泡做起。

  配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职总平价合作社举行“平价绿化生活运动”,希望鼓励人们通过简单的举动,提高环保意识。

  职总平价合作社前天在宏茂桥城(AMK Hub)为活动举行推介仪式,环境及水源部长雅国博士是开幕主宾。职总平价集团业务董事经理谢健平在致词时说:“希望这个为期一年的活动能鼓励员工、顾客以及社区选择绿化的生活方式,并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带动他们为环境出一分力。”

  配合这次活动,各家平价超市会陆续举办“选择绿化路演”(Choose Green Roadshows),以折扣价售卖环保产品。其中的重点项目是飞利浦(Philips)的换灯泡活动,让顾客带旧灯泡,以折扣价购买节能灯泡。顾客也能在路演中找到节能洗衣机和冰箱、环保炊具,还有以环保材料制成的衣物。

  活动也希望鼓励人们利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采用节能产品,同时还能主动提出想法,打造新加坡成为一个环保都市。

  职总平价合作社其实早已展开不少环保运动,如自备购物袋日和平价旧课本循环计划。自2007年起,为了鼓励更多人自备购物袋,还推出平价绿化奖励。凡购物满10元并自备购物袋的顾客,马上可获得1角钱回扣。至今,职总平价已派发超过35万元的奖励,省下超过4000万个塑料袋。

  在公司内部,职总平价也鼓励员工提供意见把工作环境变得更环保,好的点子也将获得奖励。

  职总平价集团业务副董事经理李建合补充:“从下个月起,有超过100名超市经理将接受公司内部的节省能源挑战。他们得以身作则,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把自己家里的耗电量减至少10%以获得奖励。希望他们成功之后,能把环保精神带入职场,让其他员工也懂得节省能源。”目前,各家超市外的招牌已换上发光二极管(LED)照明灯管来节省能源。

  职总平价和飞利浦电子新加坡也正协商推出“更换灯泡计划”,让属下员工有机会为贫困家庭免费更换节能灯泡。这项计划除了推广环保意识,也帮助贫困家庭减少耗电量,省下电费。

简介: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职总平价集团如何帮助推广环保意识。

长期影响:如果人们缺少环保意识,地球资源就很快会被耗尽,职总平价集团这么做就是希望国人能够提高环保意识。

建议:我觉得国内一些较大的企业也应该学习职总平价集团,挤挤推广环保意识好让地球的资源短缺情况可以降低。

调查显示:大多数国人珍视年长者 越年轻照顾老人意愿越低

原文
  大部分新加坡人珍视过了大半生的年长者,而且保存着家中老人主要应由家人照顾的观念。但年纪越轻,愿意照顾家中年长者的人却越少。
  活跃乐龄理事会(C3A)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5至44岁,以及45至49岁的受访者中,同样有82%愿意关护老人,25至34岁者稍减少至80%,而16至24岁的年轻人对照顾年长者的意愿最低,只有67%。
  这个年龄层的受调查者中,70%认为家庭是给予年长者关爱与照顾的基本单位,比整体认同这个看法的79%来得低。
  活跃乐龄理事会去年底委托盖洛普民调机构进行了“2008年公众对老化问题和乐龄人士的观念与态度调查”,共有2000名年龄在16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接受面对面的调查。
  根据调查分析,在16至24岁这个年龄层的调查对象可能与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有关,年轻人正追求学业或发展事业,在经济与情绪上还不足以承担这样的责任。另一个可能,则是这个年龄层认为,未来的年长者应该都是独立与能够自食其力的。
  理事会主席余福金也表示,人的思想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改变,尤其当他们成家立业后,想法会变得成熟,因此人们不应就此断定年轻人不愿意照顾老人。年长者自我评价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7%的新加坡人认为年长者所积累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让他们在社会上仍能扮演活跃的角色。当中,91%的50岁以下受调查者认为,年长者有许多丰富的人生历练能够与小辈分享。整体而言,人们认为年长者仍能活跃于社会上,但65岁以上年长者的自我评价却相对较低。 这个年龄层的人中,只有68%觉得年长者可以在社会上扮演活跃角色,认为年长者不是体弱多病的,也只占五成六。
  活跃乐龄理事会主席余福金日前在记者会公布调查时说,这一点相当让他惊讶。但他说,凡事不能看表面,必须进一步探讨才能了解个中原因。
  关怀家庭服务中心(大巴窑)处长李秀銮受访时说,一些65岁以上的乐龄人士可能面对财务问题,担心自己不够钱养老,或者是身体不佳,因此自我评价较低。
  她说:“即使他们与子女同住,但如果子女视他们为负担,而他们无法从子孙身上得到尊重与爱护,他们的自我评价也会比较低。”
  对于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对照顾年长者的意愿最低,她则认为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李秀銮说:“这个年龄层的人如果不与祖父祖母同住,与祖父祖母的关系不密切,他们与年长者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少,因此也不会觉得照顾年长者是他们的责任。”
  她认为,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包括Y世代的青少年较以自我为中心,与家人感情较疏离。  22岁的大学生黄金明受访时说,新一代崇尚西方文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追求个人主义,而开通的父母甚至鼓励这样的作风。
  陈金顺(41岁,自雇人士)与佘欣珮(24岁,大学生)则认为,新一代的父母,受高深教育,经济能力较强,有储蓄与退休金所以不必孩子照顾,因而很少向孩子灌输奉养观念。  李宗良(大学生,24岁)告诉记者,强劲的经济能力促使年轻人有“享乐主义”,消费观念不会放在年长者上,当他们思想较成熟时,他们或许会改变观念。

简介:
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国人都愿意照顾年长者,可是越年轻的一代,想照顾老人的意愿就越低、
长期影响:
如果越来越多年轻一代不想照顾年长者,那么许多年长者很有可能便会在养老院里度过剩下的日子,这样很可能会让现在的社会变得道德沦丧。
建议:
我觉得,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去养老院让年轻一代知道老人是很需要我们的照顾的。

Norton网络生活调查:青少年上网时间 是父母所知双倍

原文

一名14岁女生告诉母亲,她一年前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个陌生人,并按照他的指示,拍了自己的照片给他,现在,她在网上被勒索和恐吓。

  当女生无法继续承受来自网霸(Cyber Bully)的恐惧和压力时,她向妈妈坦白一切。但她的母亲起初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她是家庭主妇,认为自己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并限制他们每天只能上网两个小时,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知道孩子每天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和活动。然而有调查显示,本地青少年实际上网的时间是他们父母所知道的两倍,而且他们的网络活动也远远超过父母的想像。

  本地青少年平均每星期花18个小时上网,他们的父母却以为孩子平均每星期只上网10个小时。除了在家和学校上网,有38%的青少年在朋友家上网,23%的青少年光顾网吧,而在这些地方上网是他们的父母不知道的。

  有61%的父母以为他们知道孩子在网上所进行的活动,事实并非如此。98%的家长并不知道孩子浏览过色情网站,但20%的青少年有此经历。只有2%的家长知道孩子在网上接触违法或未经许可的内容,如非法下载音乐、视频等,其实25%的青少年这样做。

  此外,48%的青少年每星期超过一次与陌生人在网上聊天,43%的青少年在网上透露个人资料,这也是大多数父母没有想到的。

  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父母意识到网络安全是当今孩子教育的一部分。57%的父母认为来自家长方面的管制,可以有效地促使孩子安全使用网络,30%的家长认为可以做更多来保护孩子。

 调查是由防毒软件公司Norton于今年四五月间在本地进行,参与调查的人包括397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包括93名有8至17岁孩子的父母)和35名15至19岁的青少年。

  这项名为Norton网络生活报告(Norton Online Living Report)的调查去年底在世界其他12个国家进行,共有6427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成年人(包括1297名有8至17岁孩子的父母)和2614名年龄介于8至17岁的青少年参加。针对新加坡的调查结果和全球报告的调查结果类似。Norton南亚地区消费业务总监依芬迪(Effendy Ibrahim)说,调查结果让大家看到家长所以为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差距,并显示进一步提高家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免费网络工具OnlineFamily.Norton可帮助家长按照个别孩子的情况,设定上网规则,使孩子无法在家中电脑浏览不安全网站,软件也会定期发送孩子上网报告给家长。

  依芬迪说,他们鼓励家长在设定上网规则时,采取和孩子商量的做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允许他们在现阶段浏览某些网站,彼此建立信任。

  防止儿童与青少年被欺负联盟(Coalition Against Bullying for Children & Youths)创办人黄爱芳说,因为网霸身份难以确认,使网络欺凌所造成的伤害很难控制和修复,家长除了要做榜样外,也要了解孩子在网上的活动,在沟通的时候,尽量婉转、有礼貌地询问孩子在做什么,跟谁聊天,不要每次一开口就是“他是谁”。

  她也建议家长留意孩子可能遭到网霸欺负的征状,最常见的是孩子不愿出门,或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不知道网霸是谁,以为所有的人都看到网霸所发出的信息,使他们不敢踏出家门。

简介:这篇新闻主要讲的是透过调查本地的许多家长都不清楚自己子女的网络活动与上网时间,更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被网霸欺负过。
长期影响: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子女的网络活动与上网时间可能会导致子女荒废学业或者被网霸欺负,在心灵里留下阴影。
建议:我觉得家长应该抽出多点时间与子女们好好聊聊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并且花多点时间来观察子女们的网络活动。